昨天上午,苏州银行2024苏州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苏州四季酒店举行。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赛事准备工作、比赛组织亮点、完赛奖牌服装等信息。苏州银行·2024苏州马拉松将于4月14日鸣枪开跑,参赛人数将达到2.5万人。今年赛道设计得到优化,全长路控比去年减少11公里。还将设立轨道交叉点,以尽量减少交通管制。对大众出行的影响。
“一主、二依、三归”
苏玛航线再次升级
苏州银行·2024苏州马拉松由中国田径协会技术认证,江苏省体育局、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、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,江苏省体育厅承办。省体育竞赛管理中心、苏州市体育局。本届苏州马拉松设有马拉松、半程马拉松、迷你健康跑三个项目。马拉松参赛人数为10000人,半程马拉松参赛人数为13000人,迷你健康跑参赛人数为2000人。
2024年苏州马拉松路线具有“一条主路、两个依托、三个终点”的特点,以马拉松路线为主线。整条路线经过护城河、盘门、狮山商圈、寒山寺、平江路、东门等多个苏州地标。性点融合了苏州的古韵与现代风格。全程马拉松赛道与去年基本相同。路线途经苏州工业园区、苏州区、苏州高新区,然后折返。半程马拉松新增姑苏区赛段。起点位于金鸡湖大道与国宾路交汇处。全程马拉松的终点在苏州奥体中心,让跑者充分体验在国际顶级田径场馆的终点氛围。半程马拉松终点位于东方之门东侧的城市广场。迷你健康跑的终点是黄天荡公园。
本次活动将在赛道沿线安排舞龙狮、昆曲、评弹、船拳等表演,为跑者加油。赛道用品还将融入各种苏州特色美食。此外,征集日和比赛日还将设立苏玛市场,为参赛者提供特色美食、赛事周边、互动表演等。苏绣、芯雕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也将融入大赛中,让选手感受苏式文化。
设置轨道交叉点
减少交通管制的影响
2023苏州马拉松首次亮相,受到全国马拉松爱好者的广泛好评。今年,苏州马拉松依然受到跑者和市民的充分关注。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总结去年举办赛事经验的基础上,今年将采取多项措施,减少马拉松赛事对市民生活的影响。
首先,对赛道进行了优化。今年的半程马拉松和迷你健康跑最大程度地依赖于马拉松赛道。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重叠赛段长约17公里。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在星港街分开后,全程马拉松转入直达路线,从星港街到奥体中心的路段仅占用一半道路。与去年相比,全路段管控减少了11公里,受影响社区和单位数量明显减少。半程马拉松终点调整至东方之门东侧城市广场,将缓解终点奥体中心的拥堵。赛事组委会还将会同地方、公安等部门研究制定详细的交通管制和相应的绕行方案。赛事涉及的公共道路将进行分段管控,设置赛道交叉点,并安排专人进行管控。根据实时赛道情况,在不影响比赛的情况下,有序组织赛道两侧行人和非机动车临时通行。本次活动将在活动前发布交通管制公告和《致市民的一封信》,提醒市民提前了解封路信息,做好活动当天的出行安排。主办方将为组委会设立热线电话,市民可以通过该热线咨询出行问题。
本次比赛的筹备工作在比赛组织、赛事保障、赛事服务等方面均按照中国田径协会A1级赛事标准和世界田径联合会标志性路跑赛事标准执行。今年的Suma将呈现出“挑战者”的新姿态。为跑者提供专业的赛事服务和高品质的赛事体验,将苏门答腊赛事的品质和苏州的美好形象传递给每一位参赛者、观众和游客,提升苏州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。
苏州银行·2024苏州马拉松将向社会发出“无废马拉松”倡议,将“无废”理念融入马拉松赛事中,从废物减量、收集回收、处理等维度开展废物管理并进行处置、回收、改善赛后废物产生情况,共同打造“无废物”马拉松赛事。
完赛奖牌cos苏式花窗
翻盖设计“推窗看风景”
本次活动主视觉延续了江南风情。它以天蓝色为基色,融合了苏州博物馆、东门、虎丘楼等苏州城市地标的剪影。它用三色丝带的舞动来表现活力、青春、激情、简约。慷慨而充满活力。
完赛奖牌外观为苏州风格的花窗,特别融入翻盖设计。形式新颖,“打开窗户看风景”。以东门和国际金融中心、寒山寺、虎丘塔等为代表的近代苏州地标建筑 苏州古老的地标建筑代表了“江南千里风光,山清水秀”的苏州风格。古今苏州”。也让跑者在完成比赛后有“挂金牌、掀花窗、见苏州”的感受。 。今年,在继续刻在奖牌上的基础上,增加了个人完赛时间补丁。玩家可以根据完赛时间进行调整,增强了完赛的互动体验。
比赛服装整体简洁大方,正面印有英文“苏州马拉松”,背面印有苏州马拉松及冠名赞助商苏州银行LOGO。马拉松运动员将发放无袖服装,半程马拉松运动员将发放短袖服装,全程和半程马拉松运动员将使用视觉系统中的颜色作为服装色调。迷你健康跑步服采用荧光绿色,使视觉体验更加明亮、活泼。步行者的服装引人注目且漂亮。男性配速员的服装为紫色,女性配速员的服装为玫瑰红色。它们更具特色,可以为跑步者提供更好的赛道配速服务。
记者 张甜甜
《姑苏晚报》2024年3月21日A03页
(来源: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网站) 【投稿及区域合作请发邮件信宝3469887933#,24小时内回复。 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nhjxcl.com/html/tiyuwenda/9680.html